固定資產賬面余額=固定資產賬面原價
固定資產賬面凈值=固定資產余額-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固定資產賬面余額-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固定資產賬面余額=固定資產賬面原價
固定資產賬面凈值=固定資產余額-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固定資產賬面余額-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三、虧損合同
待執行合同,合同各方尚未履行任何合同義務,或部分履行了同等義務的合同。如企業與其他企業簽訂的商品銷售合同、勞務提供合同、租賃合同等。待執行合同不屬于或有事項。
虧損合同,是指履行合同義務不可避免會發生成本超過預期經濟利益的合同。
待執行合同變成虧損合同,同時虧損合同產生的義務滿足預計負債確認條件的,應當確認為預計負債。
預計負債的金額是執行合同發生的損失和撤銷合同發生的損失的較低者,即應應該按照退出該項合同的最低凈成本計量。
四、重組義務
(一)重組概述
重組,企業制定和控制的,將顯著改變企業組織形式、經營范圍或者經營方式的計劃實施行為。
包括:
1.出售或終止企業的部分義務
2.對企業的組織結構進行較大調整
3.關閉企業額部分營業場所,或將營業活動由一個國家或地區遷移到其他國家或地區
【提示】這里的企業重組與債務重組、企業合并等內容有嚴格的區別:
1.這里的重組是內部資源的調整和組合,謀求現有資產效能的最大化,執行或有事項準則;
2.企業合并是在不同企業之間的資本重組和規模擴張,執行企業合并準則;
3.債務重組是債務人發生財務困難,債權人作出讓步。
(二)重組義務的確認
企業承擔的重組義務滿足或有事項確認條件的,應當確認為預計負債。
1.同時存在,確認為重組:
1.1有詳細、正式的重組計劃;
2.該重組計劃已對外公告。
2.同時存在,確認為預計負債
2.1 現時義務
2.2 經濟利益流出企業
2.3 金額可靠計量
?
(三)重組義務的計量
企業應當按照與重組有關的直接支出確定與預計負債金額。
直接支出是企業重組必須承擔的,并且與主體繼續進行的活動無關的支出,不包括留用職工崗前培訓、市場推廣、新系統和營銷網絡投入等支出(因為這些支出與未來經營活動有關,在資產負債表日不是重組義務)。
【提示1】在計量與重組義務相關的預計負債時,不能考慮處置相關資產可能形成的利得或損失,即使資產的出售構成重組的一部分也是如此。
【提示2】因辭退福利確認的預計負債通過“應付職工薪酬”科目核算,因此預計負債可能通過“應付職工薪酬”或“預計負債”科目核算。
?
無形資產的后續計量
攤銷(確定使用壽命
減值測試(使用壽命不確定期末))
二、產品質量保證
符合確認時,于銷售成立時確認預計負債:
1.確認與產品質量保證相關的保修費
借:銷售費用
貸:預計負債
2.實際發生時
借:預計負債
貸:銀行存款等
3.保修期結束時
借:預計負債
貸:銷售費用
三、虧損合同
待執行合同,合同各方尚未履行任何合同義務,或部分履行了同等義務的合同。如企業與其他企業簽訂的商品銷售合同、勞務提供合同、租賃合同等。待執行合同不屬于或有事項。
虧損合同,是指履行合同義務不可避免會發生成本超過預期經濟利益的合同。
待執行合同變成虧損合同,同時虧損合同產生的義務滿足預計負債確認條件的,應當確認為預計負債。
預計負債的金額是執行合同發生的損失和撤銷合同發生的損失的較低者,即應應該按照退出該項合同的最低凈成本計量。
一、對子公司投資:投資方能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權益性投資,主要通過企業合并方式取得。(1)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2)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
1、企業合并方式:控股合并、吸收合并、新設合并
2、企業合并類型:同一控制下、非同一控制下
二、對合營企業投資
指投資方與其他合營方一同對被投資單位實施共同控制且對被投資單位凈資產享有權利的權益性投資。
三、對聯營企業投資
指投資方對被投資單位具有重大影響的權益性投資。? ?重大影響:在董事會派有代表,持有被投資單位20%以上但低于50%的表決權。
一、資產減值損失的確定
1、資產可收回金額確定后,低于賬面價值,減記至可收回金額,減記金額確認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計提資產減值準備
2、確認后,減值資產的折舊或攤銷費用應當在未來期間作相應調整,以使該資產在剩余使用壽命內,系統分攤調整后的資產賬面價值(扣除預計凈殘值)
3、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后會計期間不得轉回,以前期間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需要等資產處置時才可轉出。
減值準備可轉回的:存貨、債權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其他債權投資--未來現金流量現值、遞延所有稅資產。
資產類型--減值后計量基礎
存貨---可變現凈值
商譽--可收回金額=(預計公允價值減處置費用后的凈額與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孰高
其他債權投資--未來現金流量現值
其他權益工具投資-不計提減值,不計提
遞延所得稅資產--未來應納稅所得額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投資性房地產
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等
修改其他債務條件:或有應付、應收---未來某種事項,具有不確定性。確認預計負債
第三節 或有事項會計處理原則的應用
一、未決訴訟或未決仲裁
一般賬務處理:
借:營業外支出(預計訴訟損失)
? 管理費用(訴訟費用)
貸:預計負債
?
?
?
?
PV=(第T年預計資產未來現金流量/(1+折現率)的T次方)
計算每一年現值合計,與賬面比較是否減值。
折現率是該資產的最低必要報酬率,已考慮了與該資產有關的貨幣時間價值和特定風險。
預計每年的未來現金流量,應不含改良的影響。只按現有狀況。
1、外幣未來現金流量現值
2、按當日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現值
3、計算減值
?
應付債務賬面
?股份公允價值
二者差額計入債務重組
1、虛構的業務違反可靠性
2
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息收入(實際利率)-現金流入(各期利息)】-現金進流入(提前收回的本金)-減值損失
?
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成本法及兩者之間的轉換(重點、難點)
投資性房地產的處置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業務收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1、成本模式
借:其他業務成本、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攤銷)、投資性房地產減值準備
貸:投資性房地產
2、公允價值模式
借:其他業務成本(轉換日的賬面價值)
貸:投資性房地產-成本、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貸:其他業務成本(損益內部一增一減)
借:其他綜合收益、貸:其他業務成本
每年必考
基本要求。基本特征
可靠性:以實際發生交易為依據,如實反映。
相關性:持續性
?
權責發生制? 以權力和義務得轉移為依據,適用于企業財務核算和政府財務核算。
收付實現制? ?以收付款為依據,適用于政府預算會計。
謹慎性:
1、債務重組中,債權人基于謹慎性不應高估資產或收益的考慮,不應確認債務重組中或有應收金額,但債務人基于謹慎性不應低估負債或費用的考慮,要確認或有應付金額。
?
重組債務賬面余額
重組資產公允價值
涉及增值稅應稅項目
相關稅費—當期損益?
正常業務處理:大于或者等于應收賬款?
債務重組: 壞賬準備多計提的沖減信用減值損失,無營業外支出
分錄:借:銀行存款
? ? ? ? ? 壞賬準備
? ? ? ? ? 貸:應收賬款
? ? ? ? ? ? ? 信用減值損失
?
?